他山之石:探索律师行业党建工作新路子
发布时间:
2016-09-01 14:55
广州市律师协会现有律师8867人,党员律师2181人,律师数量位居全国三甲。近年来,市律师协会党委牢记主体责任意识,探索形成全市统一的党建工作管理模式,精心打造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的两个品牌,搭建党建工作规范化管理的三个平台,努力寻找党员发挥作用的三种实现形式,逐步摸索出符合时代特征、体现律师行业发展规律、具有广州特色的党建工作新路子(简称为“律师党建工作1233模式”)。广州律师行业党建工作与律师队伍健康发展互动双赢,在广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国家司法部和广东省委、广州市委的充分肯定。
一、建立律师行业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按照“大党建”的新理念,形成市委(授权政法委)统一领导、市委组织部和市司法局党组统筹协调、市律师协会党委具体负责、律师事务所党组织参与的大党建领导工作格局。建立律师行业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由市委政法委、市委组织部牵头,市委政法委、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委宣传部、市委统战部、各区司法局为联席会议成员,联席会议日常工作由市司法局党组具体负责。联席会议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制定优秀党员律师进入法官、检察官队伍的实施办法;研究律师权益保障、职业环境等涉及律师行业发展全局性问题;协调解决律师特别是党员律师的政治参与问题;研究部署阶段性的律师行业党建工作。联席会议与全市年度律师工作会议合并召开,把业务工作与党建工作同步谋划、同步部署、同步推进、同步检查。
二、探索条块结合的律师党建工作管理机制
加强市司法局党组对律协党委的领导,完善律协党委对律师行业党建工作的统筹管理机制。鉴于律师党员数量多、事务所地域分布广,试点探索部分律师事务所党组织的归口属地管理。按照律师事务所所属地域,将律师事务所党建工作纳入所属区司法局党组进行管理,负责党员的日常管理、党的组织生活,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为党员律师参与所在区委、区政府的决策咨询和法律服务等工作提供平台。试点之后,形成以市律师协会党委行业管理为主、部分区司法局属地管理为辅、条块结合的律师党建工作管理体制。
三、建立律师党建工作经验交流沟通机制
市律师协会党委采取全市统筹、分片负责、自愿组合等灵活方式,建立常态化的律师党建工作经验交流、理论研讨等多种交流沟通机制。邀请省市委组织部的业务处室领导参与释疑解惑,省市司法行政部门政治部领导指点迷津,专家学者参与经验分享和理论探讨。创新党建工作思维,借鉴党群部门抓党建工作好的经验做法,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关心参与律师行业党建工作。通过律师事务所党支部与有关机关、街道、社区党务共建,聘请党务助理等形式,壮大参与律师党建工作的队伍。
四、扩大和规范党员律师的政治参与
畅通党员律师参政议政的渠道,扩大党员律师的政治参与,是加强党对律师行业领导的有效途径,是加强律师行业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依托。律协党委既要激活增量,又要盘活存量,协调更多制度化渠道,为党员律师发挥影响力提供平台。一是组建全市党员律师智库,律协党委通过多种渠道,举办党员律师高峰论坛,推荐党员律师成果供各级党委政府参考,直接与党政机关决策机构同台对话。二是与省市广播电视台合作开设“羊城律师服务”专题节目,优先推荐党员律师做节目嘉宾、特约评论员;与省市媒体合作开辟“羊城律师说法”专栏,优先推荐党员律师以案说法,通过党报党刊、官方电台扩大社会知名度。三是加强市律师协会专业委员会建设,推荐党员律师进入专业委员会,鼓励党员律师通过专业委员会的平台,发挥法律服务实践工作的作用。四是推动市委、市政府定期组织召开律师建言献策专题会议,成立市级领导班子决策法律顾问,优先推荐党员律师与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面对面交流对话。五是充分发挥党员律师在全市普法教育宣讲团成员、“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遴选推荐人员中的主体作用,鼓励党员律师通过履职城乡社区法律顾问扩大影响力。
五、推动律师行业党的群团组织建设
加强律协党委对律师行业群团工作的领导,实现党建工作与群团工作的共建互动,是推进律师行业党建工作创新的着力点。一是成立市律协团委,在市司法局政治部和市律协党委领导下开展共青团工作,选拔优秀青年党员担任团组织负责人,协助党委开展青年律师的各项工作,协助党委开展文体活动,团结带领青年律师和青年员工创先争优、爱岗敬业。二是成立市律协妇联,在市司法局政治部和市律协党委领导下开展妇女工作,选拔优秀妇女党员担任妇联组织负责人,协助党委开展妇女工作。三是争取市总工会的支持,推荐优秀党员、优秀团员参与市总工会组织的各级“劳动模范”的评选,鼓励律师为工人阶级的权益保护提供法律服务。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