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侵占多少金额会被追究刑责?
发布时间:
2023-04-28 09:09
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与交易量的逐年增加,企业员工实施犯罪的数量也随之升高,其中,职务侵占罪占据了相当高的比例。
有鉴于此,《刑法修正案(十一)》也对相关犯罪的定罪量刑进行了修订完善,以更好的保障企业营商环境。但是,职务侵占多少金额会被追究刑事责任,非专业人士可能并不清楚。
本文将对职务侵占罪的犯罪构成与处罚标准进行简要介绍。
一、职务侵占罪的概念
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
二、职务侵占罪的构成要件
(一)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产所有权。这里的公司包括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企业包括合伙企业、乡镇企业、个人独资企业等。其他单位是指除上述公司、企业之外的非国有的社会团体或经济组织。本单位的财产一般专指包括现金、动产、不动产在内的有形资产。
(二)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数额较大的本单位财产非法占为己有的行为。首先,必须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中具有一定职务身份或方便条件的对本单位财物具有主管、经手、管理等对财产具有控制职能的工作人员;其次,是利用侵占、骗取或其他方式,将本单位财产非法占为己有的行为。
(三)本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但国家工作人员除外。国家工作人员,涉嫌侵吞本单位财产的,则依法构成贪污罪。
(四)本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明显的故意,并且对本单位财产具有非法占有的犯罪目的。本罪不存在过失犯罪,假如行为人在不具备非法占有目的的情形下转移了单位财产,则不构成本罪。
三、职务侵占罪的追诉及量刑标准
(一)立案追诉标准
依据2022年5月15日实施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七十六条:〔职务侵占案(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第一款)〕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二)法定量刑标准
对于职务侵占罪的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一款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三)罚金的确定
构成职务侵占罪的,根据职务侵占的数额、危害后果等犯罪情节,综合考虑被告人缴纳罚金的能力,决定罚金数额。
最后,需要提醒各位读者注意的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将会给予不同程度的从重处罚,同时限制适用缓刑:
1.职务侵占行为严重影响生产经营或者造成其他严重损失或者影响恶劣的;
2.职务侵占用于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款物的;
3.职务侵占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医疗、捐助、社会保险、教育、征地、拆迁等专项款物的;
4.在企业改制、破产、重组过程中进行职务侵占的;
5.职务侵占的款项用于吸毒、赌博、非法经营、行贿、走私等违法活动的。